同病异治看辨证
开创个体化治疗方法是张仲景对中国医学的一大贡献。一年夏天,北京天气炎热,我到同学家避暑,发现他的舅舅腿疼已经10多年,一直拄着拐杖不能走路。我心想,腿疼不过是风湿、类风湿或痛风,这种病很顽固,不知道能不能为他医治。于是问:“关节疼吗?有没有红肿?”他回答:“关节不疼,也没有红肿、变形。”这就排除了风湿、类风湿和痛风。我又问:“你到底怎么疼?”他回答:“我的腿受凉、活动、负重就会抽筋,疼得走不成路。”
排除了缺钙的原因后,我想到受凉、抽筋说明腿有寒疾,可以用驱寒、助阳的药;经常抽筋,再加上皮肤干燥,说明阴血不足,可以用养血的药,松解肌肉痉挛。正好《伤寒论》中有个药方,叫“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和甘草相配助阳,芍药和甘草相配养阴血、松解筋脉,后来的医生还把芍药、甘草相配叫“去杖汤”,意思是去除拐杖。除此之外,我还加入了其他几味药:木瓜可以松解肌肉痉挛,伸筋草也可以松解肌肉,苏梗可以宽胸理气。
过了两三年,我又来到这个地方,正在街上走着,见有个人挑着一担水。挑水的老先生见到我就走过来打招呼:“郝先生,我拄了10多年的拐杖,吃了你的药就好了,现在都能挑水了。”老人告诉我,这个方子他吃了60多服,从此腿不再抽筋。然而,老人还说,周围的人听说有个治腿病的神奇药方,都来求方,但大多数无效。原因很简单,这药方不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专攻老人的阳虚、筋脉失温、阴血不足,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张仲景的伟大和古药方的神奇,也让我对张仲景在1800多年前创立的个体化治疗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今天的中医界,将张仲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叫做辨证论治,“证”指医生通过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后,用中医的理论进行分析,分析其病位、性质以及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其中,正气指人的生理活动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邪气指所有致病的因素,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今天的人们把这种治疗方法叫做“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显神奇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给后来的医生另外一个启示,叫做“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病却可以用同一种方法甚至用一个方子治疗。《伤寒论》中记载,面对两个不同的病人,面对心烦和腹痛两种不同的疾病,张仲景居然用同一服“小建中汤”医治,并且疗效显著。一次,一位患有结肠癌的病人做手术,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现他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因此增加了放疗。手术后,放疗引起了放射性肠炎,病人肚子疼痛难忍。病人辗转找到我,我从辨证的角度来看,这个病人血色偏低、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舌上又有淤斑,所以我把张仲景治疗肚子疼的“小建中汤”,加了活血化瘀的药给他吃,两周以后,他的疼痛明显减轻。张仲景的“小建中汤”对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出现腹部筋脉痉挛很有疗效,只是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加减药量。
多病同吃一服药
张仲景《伤寒论》中有一句话:“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意思是恶心、吐白沫、头疼者,肝胃两寒,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有寒,阴寒邪气顺着肝经上到颠顶,导致头疼,应该用“吴茱萸汤”。
一次,我的一位同学因为得了食道癌,嘴里总是分泌大量的唾液,因此他到我家的时候总拿个纸杯,不断往里吐。我告诉他:“道家称唾液为‘神池水’、‘上池水’,可以灌溉脏腑,濡润四肢,轻身不老,有抗衰老的作用,你应该咽下去。”第二天一早,同学找到我说:“你的方法不行,我咽了一个多小时后,前心后心冰凉,胃里就像冻了个冰砣。”我突然意识到,这位同学胃阳虚、阴寒盛,津液不化。于是,我给他开了“吴茱萸汤”,持续服药两周后,他就不再吐了。去年夏天,北京很热,我的一位小朋友连吃了6杯冰淇淋,回家后不断吐泡沫,晚上头疼不止。连续两天,痛苦难耐,这种病从西医的诊断角度来说,可以诊断为胃炎。按照张仲景的药方,我也为她开出了“吴茱萸汤”,吃了3服,病情有所好转。人不能肆意贪食生冷,她贪吃生冷过多,直接伤了胃和肝的阳气,因此得了这种病。
一个是肿瘤术后,一个是食生冷导致的胃炎,不同的病,可辨证后都属于肝胃两寒,饮邪不化,阴寒邪气上逆,所以都可以用“吴茱萸汤”来治疗。张仲景的一句话为人们提供了治疗多种病的方药,这就叫“异病同治”。张仲景留给后世的医学思想和经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一位名医不精通张仲景的著作;从当代来看,没有一位著名的临床医生不熟读张仲景的著作。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成就了中医的独特魅力,也成为医学界的丰碑。
本文素材由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提供
一代名医张仲景对中国医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创造了个体化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影响了我国传统医学,也影响了世界医学。张仲景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就是现在医学界所说的辨证论治,这一治疗方法,充分展现了传统中医的无穷魅力。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郝万山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地验证这个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提到的药方,请在听从医生建议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