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苗苗
见习记者 王珂
晨报讯 “平常家里买一元钱的馒头就足够了,可这几天我在一家馍店买同样钱数的馒头却发现不够吃了。后来我专门留意了一下,发现市场上同样钱数的馒头,各商家给的重量却差别很大。”近日,新区市民王慧娟向本报反映,同样的价钱买到的馒头重量却不同,她怀疑有些馍店蒸馒头时缺斤短两。
按照王女士的说法,12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新区打柴口菜市场,分别在两家摊位上购买了一元钱的馒头,然后到旁边的一个水果摊位上进行了秤重。经秤重,两袋馒头中一袋重355克,一袋重305克,两者相差整整50克。
记者随后又到九州农贸市场、淇滨菜市场等处,在不同商家各购买了一元的馒头,经秤重,这些商家售出的馒头重量均不相同,重量最大者和最小者相差很大。一个馍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一斤面粉一元多,市民花一元钱肯定买不到一斤馒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的馍店大多是机器作业,从和面、揉型、蒸制都是机器流水线操作,但每个馒头的用面量则由操作者掌控,因此各家馍店的馒头重量就会有差别。
每个馒头的重量有没有一个指导标准呢?一元钱应该买到多少馒头?2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该局食品科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现在是市场经济,相关部门对馒头的单价目前并没有硬性规定,而是由市场调节。“如果馒头出现质量问题,我们才有权利进行管理。”该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