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为
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之所以给孩子布置这样的作业,无非是想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孝敬,但这种被量化的孝心指标,却未必能让孩子真正理解孝敬和感恩的真谛。
孝敬和感恩属于道德范畴,是很难量化的,换言之,孝敬和感恩都是发自内心的,是精神方面的考量。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寒门无孝子”,考量一个人是否孝敬的标准,首先看其内心,而不仅仅是其行动。
学生固然需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为孝敬制订一个可供量化的标准,依照这样的标准作业,就能达到检验和考核学生孝敬和感恩的目的。
孩子完成了给父母洗脚的作业,就是“孝敬”,反之则为“不孝”?孩子完成这样的作业次数越多,就能证明该学生比其他人更孝敬父母?量化孝敬和感恩的背后,会不会起到一种让我们意想不到的负激励效应:一些孩子完成了作业上要求的“孝敬”,却不愿意完成作业之外的感恩?
孝敬和感恩是无法量化的,它可以被鼓励,被规范,但不宜成为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和作业,要知道,孝心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