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小妮要花,小孩要炮。”在记者的印象中,一过了腊月初八,家人就开始张罗过年的东西。结束了一年的忙碌,记者回到老家——安阳市滑县瓦岗乡瓦岗村过年。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天开始,春节就已经近在手边了。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那天全家人一齐上阵,戴着帽子,拿着扫帚、鸡毛掸子,将屋里屋外的灰尘打扫干净。
腊月二十五,养了半年的大公鸡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小孩儿们总喜欢围在一起看大人杀鸡。有时候杀鸡的人一刀下去,鸡不会立即死,还会扇着翅膀在地上挣扎,甚至站起来淌着血到处跑,弄得人们一阵紧张,拿着刀在后面大呼小叫地追赶。
腊月二十六可是妇女们最忙碌的一天,她们不仅要蒸足够多的馒头,还要蒸各种各样的豆包、肉包、菜包等。豆包是小孩儿们最喜欢吃的,大人们包豆包时,嘴馋的小孩儿就围在一边,不时地将小手伸向豆包馅,偷点儿尝尝鲜。
腊月二十七是家乡过“集”的日子,按照家乡的风俗,每个月的逢“三”逢“七”过“集”,腊月二十七是春节前最后一个“集”,是人们置办年货的最后机会,因此每年的腊月二十七大街上都是人挤人,要是谁在这天开车出门,那可就惨了,说不定要从上午堵到下午。
“二十八,贴‘哈哈’”,说的是在腊月二十八那天贴春联,家乡人贴春联一般都在下午,春联贴好后,暮色就降临了。
从腊月二十九开始,人们就放下了手里的活,和家人一起准备过大年。
大年三十晚上,记者与家人围着火炉,吃着瓜子,守着电视,看着春晚,一时之间气氛非常好。
新年的第一声钟声敲响时,弟弟在院子里燃起了鞭炮,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天亮。
上了年纪的人一般不“守岁”,他们要早早睡觉,养好精神,因为大年初一一大早就会有晚辈来拜年,所以守岁是年轻人的活动。
大年初一早上6时许,记者吃过饺子,就和家人一起踩着火红的鞭炮屑出门拜年了。大街上人头攒动,人们相互打着招呼,互相祝福着“新年好”。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拜年,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新鞋,还可以向长辈讨核桃吃。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衣服对小孩儿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拜年的程序走完之后,就该“玩意儿”上场了。“玩意儿”指的是民俗表演,可能因为天气的原因,今年的民俗表演略显单薄,只有舞狮等几个节目。往年,舞狮舞龙、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滑旱船等各种表演应有尽有。东、西、南、北4道街的演出队伍首先在各自的区域内游行,拉拢了数目可观的粉丝之后,4道街的演出队伍才碰头,之后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引得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跑来观看,旁边的屋顶上都爬满了人。
近些年,总有人说,年味淡了,其实记者觉得,在家人的笑语中吃顿年夜饭,在鞭炮声中和亲朋好友互道一声“新年好”,这不就是最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