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好一句“曝光毒豇豆于国于民都无益”
大学校园
何以沦为“二奶”风水宝地
雁过拔毛
是谁害死了诚信包工头
·一语惊人·
多少巧合才能换来泄题调查的坦诚
“内部通告”出意外,毒豇豆才能被曝光?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3 月 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少巧合才能换来泄题调查的坦诚

  1月16日,广西2010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举行。考试前一天,就有人在网上看见了考题和答案。一个多月后,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公告承认泄题。2月25日,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哈尔滨市落网。(2月28日东北网)

  □吴龙贵

  

  在此之前,国家及各省公务员考试也曾多次被传泄题,只不过最终都因“查无实据”而没有得到权威的证实。所以,泄题本身并没有多少新闻价值,吸引眼球之处在于,广西此次事件竟然是第一起被证实、获承认的泄题事件。

  这个“第一起”,首先还得感谢泄题者行事过于张扬。在考试前一天,便有网友公然在某论坛“悬赏”征集答案。而另一方面,则多少有点儿“自摆乌龙”的意味。据犯罪嫌疑人交代,由于事先泄题,考试结束后,QQ群内的一些未看到真题的学员认为显失公平,展开激烈辩论,接下来就发生了网友们公布的“泄题门”事件。说得难听点,这次“泄题门”还不是一起正常的舆论监督事件,而是利益相关者“分赃不均”的副产品。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事件的真相如此清晰,证据如此确凿,相关部门的第一反应仍然只是“巧合”。2月21日,广西人保厅负责公务员考试考务的一位副处长称,已经注意到网友反映的情况,并对命题人员和考卷运输过程都进行了梳理,并没有发现有泄题情况。对于论坛在考试之前出现的真题,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至于公安系统考生高分现象,回答依然是“目前还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能是个巧合”。

  巧合,巧合,多少巧合才能换来一次坦诚?

  从这个意义上说,泄题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拒绝承认,视若无睹,甚至一次又一次为了部门形象而掩盖丑闻敷衍舆论,以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鸵鸟”心态不仅是部门公信力的一种自残,事实上也是高考、国考丑闻频发的原因。

  不难判断,已经落网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只不过是两条“小鱼”而已。在他们的背后,是一条清晰的公考利益链,一头连着以真题为诱饵而逐渐壮大的中介机构,另一头则是以内幕交易换取腐败利益的公职人员。对此事件进行深挖下去捞出“大鱼”,并以此为契机重新树立公考公信力,我们拭目以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