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涤明
从照片上看,房屋墙体的裂缝可以伸进一只手了,说触目惊心毫不夸张,有多大的胆子,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才不提心吊胆呢?
从理论上说,应该相信当地政府的“安民告示”,但实际上却有很多不能相信的理由。且不说在以往诸多公共事件与安全事故中,官员的隐瞒对公信力的透支,就说这一回,施工导致地面塌陷,政府该如何向民众解释呢?是地面塌陷不可避免,还是设计或预测有误?如果是不可避免,为何不事先告知公众,为何还要不顾一切地强行施工?此其一。
其二,所谓“房屋无危险”,说得很保守,“预留”着很大余地:第一,“无危险”说的是“目前”;第二,“可使用”说的是“暂可”。那么,“目前”究竟是多长时间?“暂时”能“暂”到多时?今天是“目前”,明天还是不是“目前”,后天呢?再说,“危险”与“无危险”,应该是相对的,而非绝对吧?科学层面的结论也多是以几率定论,而不可能说100%没有危险吧?那么,就算99%的“无危险”和“暂可”,难道1%的危险几率就可以忽略不计吗?别的事情上也许可以,人命关天的问题上哪怕千分之一的几率都不行,因为人命不是试验品。
有网友跟帖说,虽然地面塌陷、房屋沉降和裂缝了,但“无危险”还是成立的,因为“目前沉降房屋情绪稳定”。看似恶搞,却未必是笑话,因为“情绪稳定”之类的逻辑,早成了定式——不稳定不行;在必须稳定或“被稳定”的语境下,“无危险”其实是早被注定了的。
比如,近年历次桥梁、楼房等建筑质量问题与事故,都会有专家和权威机构站出来发布“安民告示”说,“不影响使用”、“整体质量安全”、“死不了人”,甚至为了安抚有毒食品造成的恐慌,专家告诉我们“适量××吃不死人”。有“被稳定”就有“被安全”;说什么科学鉴定、权威结论,不如说有人需要“无危险”,专家就必须要说“无危险”。如果真“无危险”,请说此话的人来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