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平比“天才”更重要
陕西招办“卡人”:一场招生权力博弈的闹剧
真正的天才不依赖“破格录取”
菲人质事件
新闻直播的价值
菲人质事件中的宽恕之道
公 告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10 年 8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平比“天才”更重要

  陕西西安“国学天才”孙见坤,在自主招生面试中折服多所高校的文史教授,在央视“开心学国学”中被评委盛赞“万里挑一”,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这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与一本线差6分,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详见本报昨日6版)

  □椿桦

  

  关于孙见坤该不该被破格录取的问题,实质就是“素质”与“公平”谁更重要的问题。

  在国学方面有突出才能,却无法进入心仪的大学专修国学,这事说起来的确让人惋惜。所以,陕西省招办的“顽固”招来网民近乎一边倒的质疑,这是可以预见的。从个人主观愿望来说,我也希望孙见坤进入复旦,将自己修成“国学大师”。

  不过,对于人们所渲染的“招生办卡住国学天才”一说,我却另有看法。我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孙见坤的分数本来就不够,陕西省招办并不存在“卡”人。更何况,“博雅杯”章程并未规定可“破格录取”。同时,这事儿也不能证明陕西省招办不够“开明”,因为他们也许并非不想“破格”,而是担心开了这口子,“条子生”和更多“特长生”接踵而至。所以,关于孙见坤该不该被破格录取的问题,实质就是“素质”与“公平”谁更重要的问题。

  几乎每一次的“破格录取”,都会引起社会舆论喋喋不休。奇怪的是,以往一些被破格录取的成功事例,人们也是不断质疑,而这次孙见坤没被破格录取,又被质疑为“思想僵化”。我琢磨,假如孙见坤真的被破格录取了,没准儿人们也会质疑呢!

  社会大众对于所谓的“素质教育”与“破格录取”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心理,归结起来,主要还是对“公平”不放心。在中国当下的现实环境中,公平已然成为稀缺资源。因此,比较于埋没一个“国学天才”,坚持公平立场无疑要重要N倍。当然,一个正常的人才选拔规则不能只满足于公平。

  当考生中不断涌现偏才与怪才时,规则也不能视而不见。因此,本着“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的朴素思想,国家应充分汲取孙见坤事件的价值,为偏才们制定更公平合理的选拔规则,这样,一个“国学天才”就不会白白地被埋没掉。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