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消费周刊·讲述
上一版3  4下一版  
豆大的灯光照亮了生活
煤油灯下跟母亲学纺棉花
煤油灯下曾祖父喂我吃麻糖
一盏煤油灯 一生一世情
烧出了伤疤 没烧掉友谊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9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盏煤油灯 一生一世情

  新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老家至今还留着一个煤油灯,那是他父母当年结婚时置办的。他说,在30年前,老家的新人结婚时,一盏上好的煤油灯,是必须置办的东西。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床头的窗台上放着一盏墨绿色的玻璃煤油灯,形状有点像葫芦,做工非常精致。顶部有一个大拇指指甲大小的口,用来往灯里添煤油。口上面有一个盖子,盖子上有一个更小的口,只能穿下一根棉线灯芯。还有一个两头细、中间凸的玻璃罩子,点亮灯芯后再把灯芯罩上,可以聚光。”陈先生说,他那时对这个煤油灯充满好奇,但母亲却从来不让他碰,生怕他不小心把灯摔坏了。

  “后来我听姑姑说,这盏煤油灯对于父母来说,有着很特殊的纪念意义。”陈先生说,在他父母结婚的那个时候,煤油灯是新人成家时必须置办的日用品。当时农村虽然也通上电了,但有电的时候很少,大部分时候都得靠煤油灯照明。“爷爷找人卜了卦,把结婚的日子定在了秋收时节。家里人一边忙着秋收,一边忙着为父亲筹备婚事,难免有些疏漏。到了结婚前两天,才发现还差一盏煤油灯没有买。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父亲怕母亲进门后心里不舒服,就在婚礼前一天下午到县城买煤油灯。”陈先生说,父亲问了好几家店,偏巧都没有质量好的煤油灯。正在父亲失望时,看到街上有个年轻人拿了个崭新的煤油灯走过。“父亲就上前拦住人家,问是在哪里买的。年轻人告诉父亲地方后,还告诉父亲店里只剩下这一盏了,已经被他买走了。”

  “父亲当时一听,一把抓住了那个年轻人,要买他手里的煤油灯。但那个年轻人也是买了准备结婚用的,说什么都不愿意卖。父亲没办法,就狠狠心,把身上的八元钱全拿出来,当时一盏上好的煤油灯也就是三四元钱,那个年轻人这才动了心,把手里的煤油灯卖给了父亲。”陈先生说,母亲嫁过来之后知道了这件事,埋怨父亲太傻。“父亲听了却只是‘嘿嘿’笑笑,也不解释什么。其实,母亲心里明白,这是父亲对爱的一种表达。”

  “每当听到身边一些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时,我总会想起父亲和母亲。他们之间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甜言蜜语,却让我在一盏小小的煤油灯上,感受到了父亲对母亲的那片深情。”陈先生说,自己印象里从未见到父母吵架,他们一向都是和和睦睦的。“在他们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是相濡以沫。而那盏煤油灯,虽然再也用不着了,母亲还是把它洗干净了珍藏起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