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晨报记者 邓少华 实习生 卢鑫 被采访人:王寅
妈妈
给了我整个天空
提到自己的妈妈马海珊,23岁的王寅有着说不完的话。
王寅,中等个子,性格开朗热情,山城区某单位的职工。他的妈妈马海珊与王寅并无血缘关系,然而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却感动了不少人。不久前,马海珊被省妇联等单位评为“2008年度感动河南优秀母亲”。
王寅出生7天后,因生母身体不好被抱到爷爷奶奶身边;42天后,生母病逝。7岁前,“妈妈”对王寅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靠近的幻影。
“我刚懂事时,《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很流行,大街、学校都在唱。你知道么,在当时,这首歌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折磨。每次听到这首歌心里难受得很,更不用说学唱了。”王寅说。
谈到妈妈马海珊,王寅充满自豪和感激。马海珊,今年48岁,是一家按摩医院的院长,1岁零1个月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11岁前,马海珊几乎长在了父亲的背上。经过长达10年的治疗,马海珊虽然保住了一条腿,但也留下终身残疾。不幸的遭遇并未让马海珊放弃生活,相反却造就了她乐观坚毅的性格。
卫校毕业后,马海珊被分配到了市按摩医院工作。“多做一点事儿就不会成为别人和社会的负担”,这是马海珊长期以来的生活原则。虽然她腿脚不利落,但只要病人需要,她会主动上门为病人看病。乐观、善良、永不服输的性格,使马海珊成了按摩医院内最受病人喜欢的年轻人。
后来,马海珊成了家,丈夫善良、乐观,他们的小家庭充满了欢乐。但命运弄人,就在女儿杨哲六岁那年,一场意外夺去了丈夫的生命。
直到现在,王寅依然清晰地记着16年前第一次与妈妈马海珊见面时的场景。
“那是我7岁时的一天,爸爸对我说要带我去见一个阿姨,这位阿姨的腿脚不利落,家里有一个八岁的小姐姐。见面后,阿姨的热情竟然让我没有发现她腿脚不利落。从阿姨家出来后,爸爸问我说,让阿姨做妈妈怎么样?当时,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可以!”王寅说,就这样,妈妈马海珊走进了他的生活。
爸爸和马海珊结婚后不久就去南方工作了,王寅也从爷爷奶奶家住进自己的新家。起初,王寅并不适应新的家,虽然在家住,衣服脏了却悄悄装到书包里带回奶奶家;有时晚上睡觉不脱衣服,胡乱躺在床上。
“爷爷奶奶对我太好,离开他们到一个新环境里,好像没有了依靠,有一种无法呼吸的感觉。”王寅说,“从来没有感受过母爱,突然间一个完全陌生的女人来做你的妈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何况我当时是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
爱在点点滴滴间
在王寅的记忆中,妈妈永远是那么宠爱他,呵护他,不让他受半点委屈。
七八岁,正是男孩子淘气的年龄。为了让王寅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自从他走进新家后,不管如何折腾,马海珊从没有大声训斥过他,总是让他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感受家的温暖。
“以前妈妈喜欢收藏,柜子里放着不少雕塑作品,这些东西对我太有诱惑力了,一有空闲我就把它们拿下来玩。有一次,在伸手拿一件小牛雕塑时,不小心将整个柜子扳倒。‘哗啦’一声,妈妈的收藏品全都掉到地上,我吓坏了,闻声而来的妈妈看了看地上缺胳膊少腿的雕塑作品,拿了一件断了腿的小动物说,‘瞧!这些小动物的腿全和妈妈的腿一样了。’”王寅说。
“跟着妈妈生活后不久,妈妈在征求我的意见后,给我报了一个乒乓球训练班。妈妈每天下班后都会到训练班看我训练,然后接我回家。”王寅说,有人牵挂的感觉真的很好。
“妈妈对我的爱超过了对她亲生女儿的爱,我和姐姐都需要她时,妈妈总是先想到我。”王寅说。
有一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马海珊用砂锅给孩子们煮面条,王寅和姐姐杨哲在一边等。面条煮熟后,马海珊一下子没拿稳,砂锅倒在地上了,滚烫的面汤同时溅到王寅和杨哲身上。“当时妈妈吓坏了,第一个扑向我,迅速拿出酒给我涂抹,一面擦一面哄我。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情景,这也许是我们母子之间心贴心的催化剂吧。”王寅说。
上五年级时,王寅迷上游戏机,每天放学后背着书包直奔网吧或游戏室,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为了把王寅拉回来,马海珊一个网吧挨着一个网吧地寻找。看着妈妈每天都拖着病腿到处找自己,王寅感动了,从此再也不去网吧了。
王寅师范毕业后,为了让他得到更好的锻炼,马海珊送他参军到了部队。因为身体素质有点弱,王寅到部队不久就患上了肺炎,给妈妈打电话时王寅流泪了。第二天下午,当王寅输完液走出医院大门,看到妈妈拖着残疾的病腿向自己走来时,王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真的是妈妈,王寅扑进妈妈怀中,抱着妈妈大哭一场。
王寅说:“从小学到初中,她把趴在地上的我慢慢搀扶起来;从初中到师范,她教会我怎样堂堂正正地站在别人面前;而从师范到部队,她给我力量,教会了我走路。”
妈妈的爱
超越了血缘
“我是妈妈手中的风筝。”在采访中,王寅感慨地说。
在部队时,《军中绿花》是王寅最喜欢的歌曲。王寅说,每次听到这首歌曲,自己满脑子都是妈妈。
上小学时,王寅的学校离马海珊工作的地方很近,每天放学后王寅都会到医院等妈妈下班。姐姐杨哲所在的学校离妈妈上班的地方较远,放学后就直接回家了。直到后来参加工作后,只要下班早,王寅都到医院等妈妈,然后陪着妈妈一起回家。日子久了,马海珊的不少同事以为马海珊只有一个儿子王寅,却不知她还有个女儿,更不知道王寅不是马海珊的亲生儿子。
师范毕业后,王寅先是在一所学校做幼教,从部队复原后又应聘到深圳一所幼儿园。王寅的同事和领导都知道王寅和妈妈感情最深,却没有人知道他们母子没有血缘关系。一次偶然谈话间,王寅的同事得知王寅不是妈妈亲生的,谁都不敢相信。
“我和海珊是20多年朋友了,她们母子的情义没有人能比,有些亲生母子也没有她们母子亲。”市民政局的一位女士说。
马海珊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开朗、时尚,感觉不到她是一位残疾人。谈起这一切,马海珊说:“任何母亲都是一样的。命运把我放在了这个位置,我就应该扮演好这个角色,尽到这个角色的使命和责任。”
母爱如斯,感天动地。这份爱对王寅来说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从中学会了如何笑对风雨,如何以爱待人。血缘关系固然重要,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能超越一切。
当一个新生命诞生后,剪刀剪断的仅仅只是脐带,却剪不断连着母子亲情的血脉。王寅和妈妈马海珊之间虽没有血缘关系,但超越血缘的亲情却把他们的生命紧紧连接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