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鹤山区九矿街道办事处向居民发出“文明祭祀,爱我家园”的倡议,提倡长辈在世时多孝敬,过世时不大操大办,祭祀时要文明节俭。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写一篇文章和网上祭奠等既安全又时尚的方式悼念故人,寄托哀思,树立文明祭奠新风尚。(详见本报4月2日2版《植棵“思念树”,文明祭先人》)
看罢文章,笔者不禁为鹤山区九矿街道办事处的倡议拍手叫好。
每年的清明,是国人祭奠已故亲人的日子。传统的祭奠方式,一般都是到亲人坟前烧纸、燃放鞭炮、燃烧冥币等。无法回到亲人坟前祭奠的,则在街道的十字路口画个圆圈,为亲人焚烧纸钱。传统的祭奠方式延续了多年,却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和麻烦。据了解,每年各地的森林火灾,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上坟烧纸、燃放鞭炮引起的。每逢清明,消防、公安人员就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待命消除火情。在市区街道边烧纸祭奠的,也埋下了火灾隐患。同时,祭奠之后街道留下的垃圾也成为清扫工人最为头疼的事。
故人已随清风去,对故人的祭奠就是把自己的思念寄托出去。而寄托思念的方式有多种,如九矿街道办事处倡议的献一束花、植一棵树、写一篇文章、网上祭奠,这些既安全环保,也更显得人性化。换个角度说,亲人在世时的关心孝敬远远胜过亲人故去之后燃烧百万纸钱。若亲人离去,何不让其回归自然,自己也用一种自然生态的方式去祭奠以寄托哀思?带着思念缅怀之情,看着自己栽种的“思念树”一天天长大,这对寄托哀思是一种再合适不过的方式,至少笔者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