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脑、驾驶样样精通,知识、道德、才情面面俱佳。”4月1日,武汉科技学院“淑女班”正式开班。“淑女”们被要求“五官端正”,身高在160厘米以上,通过一年学习国学、现代礼仪等知识,校方称要培养一批“秀外慧中、学贯中西、品位高雅、多才多艺的现代淑女”。(见本报4月3日6版)
类似的培训班,此前清华大学也曾经开办过,只不过名称不同,被冠以培养“完美女性”之名,很是热闹了一阵。
《诗经》里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名句,可见“淑女”在中国历来备受“君子”推崇,但像这样“批量生产”淑女的做法,好像闻所未闻。因为古代的君子们认为,淑女是“可遇不可求”的,如同要成为真正的君子一样,是需要经过长期“修炼”的。指望在一年内培养出一批“秀外慧中”的现代淑女,其结果和初衷都不免令人怀疑。
18世纪英国也有过培养绅士的学校,与“淑女班”不同的是,英国从小就开始对贵族子弟进行社交礼仪、骑术剑术、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无所不包。这其实是一种精英教育,是贵族阶级出于维护自己利益而实施的一项长期举措,其核心内容是培养人的高雅气质,这种气质以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熏陶形成,绝非一蹴而就。
培养淑女不同于培养技工,武汉科技学院要在短短一年内培养一批“现代淑女”,英语、电脑、驾驶等技能有可能掌握,但美德、才情该如何培训,如何在一年内使人变得“秀外慧中”?如果只是学会了淑女的某些技能,只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或嫁个如意郎君的话,那么,“现代淑女”表面无论多高雅脱俗,骨子里也难掩媚俗之气。如此,“淑女班”的意义何在呢?
□小 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