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源性疫苗:该疫苗是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浆中沉淀和纯化HBsAg,然后通过化学或加热的方法,将可能残留的病毒改变性质,再吸附到铝佐剂上而制成,曾广泛用于儿童和成人免疫,可以有效地防止HBV的母婴传播。由于有传播血源疾病和病毒复活的潜在危险,现已停止生产和使用。
二、基因工程疫苗:利用基因工程研制重组DNA乙肝疫苗,即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曾先后研制过大肠杆菌系统、啤酒酵母细胞系统、哺乳动物细胞系统和牛痘病毒系统的重组乙肝疫苗。目前多用酵母基因的重组疫苗,其具有良好的免疫性,免疫应答特点与血源性乙肝疫苗基本相似,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尽管基因工程疫苗在控制HBV传播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人群中仍有免疫失败的情况发生,即低应答或无应答。新生儿中无应答者占1%~2%,低应答者约占15%,成人中约有5%~10%接种后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或抗体水平低,且一般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三、含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源性疫苗与基因工程疫苗,均只含HBsAg蛋白,当证实S蛋白能增强HBsAg的免疫应答后,又注意到单纯只含HBsAg蛋白的疫苗对血液透析病人与新生儿免疫效果较差时,遂生产出添加前S蛋白的酵母源性重组乙肝疫苗,它能明显地增强免疫应答。由于乙肝病毒衣膜蛋白的前S部分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可使血源性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无应答者产生抗体,不仅可用于乙肝的预防,还能在慢性乙肝治疗中发挥作用,有望替代现在广泛使用的基因工程疫苗。含前S基因的乙型肝炎疫苗作为一种新型乙肝疫苗,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在国内尚处于研究阶段,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