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冲着实惠买了三盒装的固体空气清新剂,可刷卡时却发现,标价9.8元的商品实际售价却是11元。”新区市民张敏说。而超市对此的解释是:员工失误所致。(详见本报4月16日3版《裕隆超市个别商品标价售价不符》)
“市民郭丽向记者反映,她在超市购物时,经常遇到因标签与商品不对应而看错价格、拿错商品等尴尬。由于超市里的商品价格标签不规范,给市民购物带来很多不便。”(详见本报4月15日3版《购物麻烦多,只因标签乱》)
超市标签混乱不规范似乎已成为常见现象,仅经本报报道过的就不少于3次,只是每次由于标价售价不一引发争议时,最后都会被超市方以“失误”一说轻松带过,消费者的权益又被放在了哪里?
笔者的朋友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一次,笔者的朋友在某手机超市看中了一款标价为580元的手机,在试用完所有功能感觉满意并准备付款的时候,商家却突然说该手机的标价有问题,自己“一时失误”少标了100元,实际价格应为680元。朋友最后没买成手机还窝了一肚子的火。
记得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一位女顾客在一家商店里闲逛的时候突然发现一架售价很便宜的名牌钢琴,便立刻叫来售货员表示要购买。售货员在看了标价牌后发现标价少了一个零,不敢卖。部门经理得知后却当场决定:按标价卖!而就是这个在我们看来“愚蠢”的决定,给那家商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红火生意,它验证了“诚信”在经营中的王者地位。
不奢望我们的超市经营者也拥有这样的魄力,但至少应该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解释吧?一次“失误”可以原谅,但常常“失误”,就说不过去了。愿我们的经营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