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我还不了解自己吗?”其实,这样说的人往往没有自知之明,为什么呢?“自知”一词象征的最高智慧,需要终生修炼。老子说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洞彻他人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而“明”则指知人知己,“表里俱澄澈”。
基本的自知力是心智健全的标准,一个不自知的人,轻则易招人反感,或像许多一意孤行的“莽夫”一样一败涂地,重则精神失常。那行为好坏该从何处知晓呢?这就要通过社会交往这面“镜子”了。人只有通过“交往—提取反馈—自省—调整行为”这样的循环过程,才能进行形象管理。在这当中,第一印象的好坏就像是一块基石,一旦奠定就难以改变。
“自知”的可贵之处,还包括通过知己来知人,即常说的“将心比心”。看到别人流泪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也会难过,所以,就能体会到别人是怎样的痛苦。这种“同理心”少不了不卑不亢、人人平等的态度,更少不了对他人行动、语言的细心观察。 (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