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人快语★
□李可
“前段时间班里组织吃了‘散伙饭’,后来宿舍人又吃了一顿,过几天不知道还有什么聚会?”6月15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海军对记者说。(见本报6月18日2版《散伙饭一顿接一顿 耗钱耗时耗精力》)
不知从何时起,在毕业离校前夕聚在一起吃“散伙饭”成了大学生们约定俗成的规矩,也几乎成了学子们告别大学必不可少的仪式。原本,即将分别,大家坐在一起吃顿饭、叙叙感情也无可厚非,但一顿接一顿、互相攀比、铺张浪费让这原本温馨的“散伙饭”变了味道。
在大多数同学看来,这顿饭的意义不同寻常,因为它是同窗好友之间直抒胸怀、互诉别情的最后机会。吃“散伙饭”,初衷是好的,但随着演变,“散伙饭”的意义也在渐变,饭桌上的气氛变了,大家吃饭时的心情变了。请吃饭者,勒紧腰带,一场一场地请,钱不够了就向家人要,不好意思要的,就管别人借,甚至把助学贷款、奖学金全都拿来吃喝;被请吃饭者,醉眼迷离,一场一场地吃,友情也在觥筹交错、烂醉如泥中变了味道。“散伙饭”俨然成了经济和心理的负担。
毕业,是个既伤感又温馨的字眼,大学几年的同窗感情全都在这一刻得到释放和升华,但变了味的“散伙饭”却把这种感情破坏殆尽。纪念友情有很多方式,情感的深厚也不在吃饭消费了多少。大家聚在一起,简单地吃吃饭、聊聊天,结伴出去玩玩,互赠些小礼物、说些祝福语,收集照片做个别致的毕业纪念册等等,都是很温馨的纪念方式,何必在一顿顿铺张的“散伙饭”中耗钱耗时耗精力呢?毕业“散伙饭”,别让它成了心理和经济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