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海:花样翻新的“高考移民”
重庆:31名假民族考生被取消高考加分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9 年 6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海:花样翻新的“高考移民”

  ■面对花样翻新的“高考移民”,西部省份防控压力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各地客观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我国教育发达地区的一些考生往往采用转学、迁移户口等教育部明文禁止的方法,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应考,给这些省份的正常招生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人口不足600万人的青海省,由于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较低,成为近些年“高考移民”流入的重点地区之一。

  据青海省招办副主任尚玛介绍,目前我国高考实行分省区招生,青海分数线比较低,这是国家对欠发达和民族地区的照顾。青海省每年录取名额是很有限的,去年清华大学在青海的录取人数仅为两名。如果被“高考移民”挤占,这对那些在高寒缺氧、贫困落后条件下坚持学业的青海考生是很不公平的。 

  多年来,为了防堵“高考移民”,青海省出台了严格的规定:在青海报名参加高考,考生必须有常住户口;在外借读的考生,其父母必须在青海工作并有青海常住户口,方可报考省内外各高校;凡户口迁入青海但在青海无直系亲属的,高中阶段必须在青海就读三年,方可报考省内普通大专院校。每一位考生都将经过5次审查:12月份注册期间、6月份报名期间、分数线划定后、录取时、录取结束。 

  但即便有如此严格的规定,2008年青海仍然曝出“移民状元”事件。2008年7月,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工作进入录取阶段,有媒体曝出,青海当年的文科状元是“高考移民”。这为青海本已火热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后经查明,这位王姓女生不仅通过各种关系,开具假的户籍、学籍证明,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中学学生身份顺利在青海参加高考,而且还以牧区少数民族考生的身份享受了35分的政策性加分,最终以655分的高分摘取了青海省文科状元头衔。

  记者从青海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近年来,青海省招生部门每年都能查堵出几十名到上百名高考移民。 

  尚玛说,随着相关部门查控力度的加大,“高考移民”的花样也不断翻新。采取“搭桥”落户、“空挂”户口或学籍,隐瞒真实身份、涂改在青海落户的手续等手段,一些“高考移民”甚至持假学籍、冒用青海考生身份报考。这些给封堵“高考移民”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自上而下,青海探索长效联动机制

  

  据青海省招办宣传科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青海高考报名启动户籍、学籍“双认定”的方式,对学籍、户籍的联合集中审查将邀请同级监察机关派员进行监督。

  在高考户口审查中,各级公安机关也将进一步规范户口迁移程序和手续,堵塞户口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同时,采用网上审查与手工审查相结合、青海省内户口审查与省外户口迁入审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参加青海本年度高考的考生户口逐一审查。对报考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要在学校和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考生的监督。重点审查在省外借读、高中中途转学、在省内中学空挂学籍、变更身份证号、隐瞒真实身份、涂改在青海的落户手续、冒名考试等情况。同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督查。 

  青海各级地方招办及相关部门还探索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针对与甘肃相邻、流动人口多、移民多等造成的生源复杂情况,将学籍管理从初一年级起建档,既起到遏制“高考移民”作用,又能够使农民工、常年外来经商者等及早了解高考政策,避免临考前高考家长因对高考政策不了解影响子女学业。

  另外,民和县公安部门还利用集中开展违规户口整治的契机,采取民警进村走访、协查等方式清理各种“搭桥户、空挂户”。 

  民和县招办主任密维才介绍说,招办利用初二会考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编一个会考号,带入初三及高中。这样让“高考移民”难以中途转入或“空挂”学籍。同时,学校转入学生必须由校长和招办负责人签字,以利于控制学生人数和流动。

  据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招办主任邹应珠介绍,大通县实行会考证、身份证、户口簿、考生学籍、考生本人“五对照”的审查方式。特别审查身份证照片是否与本人相符,户口中姓名、民族、身份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经审查核实符合条件者填写《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资格审查表》,做到考生学籍档案、户口簿和表格内容的填写完全一致,并按“报名资格审查——采集考生信息——网上报名签字——照相——打印登记表——确认签字”的程序进行进一步确认,并在校园内和班级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其他考生的监督。 

  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是2008年“移民状元”事件的发生地,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黄南州和尖扎县加大了整治力度。尖扎县公安局召开各派出所所长、户籍管理员专门会议,历时3个月对全县户籍进行了重新登记造册,加强规范管理。并细化工作流程,出台高考资格审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高考报名资格审查流程表,把责任人从公安、招办、纪检落实到考生家长及其单位和考生本人。

  日前,青海省招办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各地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加以总结,并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实施。

  ■治理“高考移民”还须采取综合措施

  

  教育专家指出,“高考移民”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招生秩序,人为地抬高了迁入省份高考的录取分数线,还挤占了当地考生宝贵的入学名额,破坏了社会公平原则。要防止高考移民的发生,必须根本上缩小区域间的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但这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防堵“高考移民”还需建立法制手段。

  兰州大学社会学系教师唐远雄认为,“高考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外有部门之间的互相制约,内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保护,靠教育考试部门自己难以治理。青海省各部门联动,同时引入纪检监督机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同时向社会开放信息,借助公众力量监督,既是尊重每个考生和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使管理部门的公信力提高,是治理“高考移民”的一剂良方。

  同时,唐远雄建议,解决“高考移民”的第一步是地方政府加大投入,逐步扩大本地高等教育的资源。第二步是规范户籍制度,打击中介组织非法迁移户口的行为。第三步是进一步加强报考资格审查管理,加大对徇私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马千里 姜辰蓉)

  由于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青海省以及西部其他一些地区多年以来一直是“高考移民”的重灾区,年年能查出大批“高考移民”。而随着各地防控力度的加大,“高考移民”弄虚作假的手段越来越隐蔽。

  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高考移民”,青海省政府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从源头开始查控各环节,并设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