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淇河论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欲破“潜规则”须加强监管
凭什么说“穷人做不好教育”
从源头上解决陪酒问题
陷阱
出事就想捂才是真正的杞人忧天
不文明标语当休矣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09 年 7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文明标语当休矣

  □李崇

  为保持楼道内的卫生,小区住户将诅咒性标语写在了墙上,醒目刺眼的标语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更多的住户则表示:此举不妥。(见本报7月20日3版《为禁乱倒垃圾,诅咒标语上墙》)

  带有“严禁、禁止”之类的标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此处严禁停车,违者罚款N元”,“此处禁止倒垃圾”等标语均有提醒、警示的作用。但是,仍有不文明现象存在。为“有效地”制止此不文明行为,诅咒性标语便出现了。

  诅咒性标语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标语之所以能够存在,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源于这样一种认识:“咒语”要比标语更管用。“咒语”一出,给不文明的人造成心理负担,很少有人愿触霉头,这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诅咒性标语能根除一些人长久的不文明习惯吗?

  从表面上来看,文明的标语不管用,粗暴的标语却实用,但通过这种不文明的标语来制止陋习,实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困境、一种现实的悲哀。说到底,书写这种诅咒性话语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以暴制暴”。以粗俗求取文明,虽然解决了一时的小问题,但是传播了很多不文明行为,更可能激化矛盾,甚至激起更恶劣的对抗情绪,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文明。

  倡导文明应该用文明的形式,劝导人们爱护环境、保护公物,还是应该以轻松、温馨的语气对大众起到教育提醒作用。

  像张贴诅咒性、辱骂性的恶毒标语只能适得其反,这反而更凸显了粘贴标语的不文明行为。因此,我们应该对不文明标语永远说“不”。

3上一篇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