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29秒是修补70码的最好机会
事发前的视频
什么也说明不了
官民互信之断裂远非29秒的距离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9 年 8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9秒是修补70码的最好机会

  有时,真的不能怪人们太多疑,而是公权力部门对公共事件的权威信息通报,总显出“漫不经心”的一面,有意无意地给人们留下了联想空间。

  肇事司机魏志刚酒后驾车致人死亡,应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坊间几乎没有异议。可死者马芳芳没走人行横道,要负次要责任,却引发了此起彼伏的质疑声。

  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鬼使神差地缺少了事发时的29秒。这29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马芳芳来说,这是致命的29秒,死者最后的生命尊严全部维系于此;对于曾经骑过“欺实马”、信誉因而蒙污的杭州警方来讲,这是修复公信力的关键时刻;而对于公众而言,这是触摸真相的一把钥匙,是舆论监督的命门所在。这29秒对于肇事者魏志刚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它对于量刑定性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但是,视频中这对于所有人都十分关键的29秒,却奇迹般地消失了。结合类似公共事件中的视频缺损经验,联系当下公共舆论的思维习惯,套用时下被用滥了的一个句式,那就是29秒被缺失了。

  假如马芳芳确实没按规定走斑马线且不幸遭遇车祸,警方就该将监控视频完整公布,这样便于公众引以为鉴,更加遵守交法,也有利于为魏志刚的肇事行为定性。警方应该相信舆论理性,公众不会蛮不讲理地在看到马芳芳违法后,还将其违法责任强加给魏志刚。

  假如公安机关一面单方面宣布马芳芳负次要责任,一面将事发的29秒删除,这既是对马芳芳“死无对证”式的亵渎,又是对公众智商的侮辱,结果只能招致民意反感和不信任。

  “录像缺失”引发的一系列风波,此前的教训太多了。具体到本案,杭州警方在公信力方面本来就有“70码”的不光彩前科,现在应该是借此修补公信力的绝佳时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人为还是客观造成的那29秒视频盲区,正是检验杭州司法机关司法公正的试金石。视频的盲区,必须由司法公正来修复。

  据8月9日《信息时报》报道,杭州警方近日对“8·4”交通肇事司机魏志刚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警方通过现场勘验、调取电子监控视频和询问现场目击者,证实被害人马芳芳在横穿马路距斑马线南侧10米左右处被车撞上。这个通报引起了网友的质疑,因为警方只提供了事发前的视频,而没有事发当时和事后的画面,最关键的是恰恰少了事发当时29秒的视频。网友称警方提供的录像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证明什么。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