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鲁迅作品成鸡肋?
荥阳之举疑是
一场慈善秀
是“全民慈善”
还是向全民“索捐”?
荥阳之举不失为
一次有益尝试
鲁迅作品为何减?
权力慈善?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9 年 8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迅作品成鸡肋?

  中学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引起争议,已经不是第一回了,每一次争议,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引来更多的人参与争议。读《钱江晚报》的相关报道以后,有一些疑惑。

  疑惑一:“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既然有“三怕”,那么文言文和写作文也应该同时减少,独独减少鲁迅的作品,难道真是因为鲁迅“难懂”吗?有位网友说:“奥数也很难,怎么读奥数的人那么多?”这个提问包含了一部分现实的真相。

  疑惑二:“鲁迅难懂”,除了鲁迅的行文风格以外,有没有别的原因?比如对“鲁迅过时”这个问题,各人见解不同,焦点已不在鲁迅,而在于对这个“时”的认识和理解。从网友跟帖就能看出来,人们对这个“时”的看法就很不同。一位网友跟帖说:“鲁迅早过时,好像天天死人。”另一位网友说:“现在难道不是天天死人吗?”显然,对同一现实,人们的认识和态度却完全相反。因此有人觉得鲁迅很隔膜,有人觉得很亲切。

  疑惑三:关于“希望”。这是人生的大问题,也是每一个作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报道说,很多学生反映“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这同样不只是中学生的感受。这也是鲁迅作品让人不满意的地方。那么,鲁迅的“希望”观是什么样的?《故乡》结尾的那句话,说的就是希望——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就成了路。他要青年不要迷信他,不要寻什么“鸟导师”,要自己寻路去走。“走”也不一定有希望,不“走”那就是死定了。对依赖他人许诺的“希望”活着的人,对习惯于等着“希望”来找他的人们,鲁迅太杀风景、太残忍了,这是不是鲁迅最讨人嫌的地方?

  鲁迅太宏阔,太丰富,也太复杂;关于鲁迅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是关于社会和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的争论,因此,这样的争论还将长久存在,而且也不要指望有一致公认的结论,除非什么时候人们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会达成一致。

  中学教材中应该收哪些鲁迅作品?篇幅多少比较合适?鲁迅作品的教学应该怎样改革或调整?都有讨论的必要。但是,有一个前提是不能回避的,即鲁迅已进入传统,已经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精神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现在还会为鲁迅争得面红耳赤,说明鲁迅是活着的传统,还在影响着现实生活,我们还无法将其送进博物馆。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