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之前,青花瓷秉承传统的风格技艺,以制作精美著称,独步当世。崇祯之后,明亡清兴,康熙凭借文治武功缔造了清初盛世,而康熙青花更是自问世以来就成为收藏界的珍品,时至今日更是价值连城。明亡清兴,崇祯青花身处两个朝代之间,果真是青花瓷艺术两个高峰间的低谷吗?在历史烟云中,青花瓷完成了从明末到清初的顺利过渡。青花瓷器上描绘的小鸟图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原本卧倒的走兽麒麟图案,却在康熙青花上变成站立的造型。康熙青花在瓷器纹饰上的改变,究竟受到了什么影响?
崇祯笔筒 精美清丽
天启、崇祯时期的瓷器,由于政局动荡,品种较为单一,以青花为主,间或有少量的五彩和单色釉。这时,宫廷对瓷器的烧造采取了完全放任的态度,因此民窑的青花就开始蓬勃地发展。主要表现在民窑青花对质量的追求,摆脱了嘉万以来繁缛的密不透风风格,而走向了清丽、舒朗的风格。这奠定了康熙青花瓷的风格基础。
笔筒在所有文房用具里出现得最晚,因为使用过的毛笔一定要悬挂,如果倒置,一则会让笔尖散开,不便于下次书写,一则会将水倒灌至笔杆里,使竹笔管胀开。所以笔筒的装饰意义大于其实用意义。直至晚明的屠隆在《文具雅编》中才明确提出了笔筒这一词,因此,可借此推论笔筒出现于明朝那段时期。然而到崇祯时期,大量烧造瓷笔筒成为风气,其中烧制出了很多胎薄、精美的上品青花笔筒。
不过,大部分近代收藏家、研究者,对崇祯青花一直抱有误解,认为崇祯青花粗糙。另外,崇祯青花写款用干支款,不写崇祯几年,这使得不少研究者袖手不前。直到20年前,研究崇祯时期的青花瓷才开始进入实质阶段,重现了当时青花的面貌。
一身三现 江山一统
清朝入关后,御窑厂大约在顺治八年时开始恢复生产。这时对瓷器烧造的要求非常低,所以当时的瓷器大部分保留着明朝的特征,因此叫过渡期。顺治瓷器上对龙的绘法很特殊,叫“一身三现”,即画龙时,先画龙头,只画一段龙身,再画一段龙尾,中间用云彩填满,好像龙在云彩里三次现身,若隐若现。除了一身三现,也有一身五现、一身七现、一身九现的画法。
顺治时期流行的瓷器造型叫筒瓶。筒瓶出现在明朝,但是清政府赋予了它一个社会学含义的名字,叫“大清天下一统”,所以筒瓶在清朝时非常受欢迎。清朝的筒瓶并不是上下一般粗的直筒,而是在瓶口处有收口。
刀马人瓷 流落海外
康熙皇帝8岁登基,16岁亲政,善于政事,在瓷器生产方面,他也治理得井井有条。康熙早期,青花瓷是不分官窑、民窑的,康熙后期,青花瓷的烧制逐渐形成定式,官窑必须按照制式烧造。比如,龙凤纹该如何画,大小怎样,基本上都有定式。
康熙二十几年时,康熙亲自颁发圣旨让官窑画《耕织图》、《棉花图》。意图促进生产,鼓励百姓安居乐业,男耕女织。康熙时期的瓷器上画刀马人物,战争场面也是非常流行的,俗称“刀马人”,这种瓷器上画的战争场面多出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方人很喜欢画有马刀人的瓷器。原因有二:第一,对题材的认同,十六七世纪的欧洲也处于战争阶段,骑马征战这种场面引起了其心理上的共鸣。第二,对工艺的认知。由于受徽派版画的影响,康熙瓷器的画面精致,场面宏大,笔法潇洒,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康熙的刀马人物瓷器,很多都流落海外,在国内非常少见。
康青独步 文化融合
从技术上讲,康熙时的青花瓷器是最蓝的,叫翠毛蓝,颜色清丽。虽然同样是青花,但是康熙青花色可以分出层次,《陶雅》中记载:“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所以康熙的青花被认为是清朝最好的青花。
康熙时的瓷器烧造对胎土的要求很高,所以它很重,釉面坚硬,紧皮亮釉。康熙早期时,瓷器上很少写款,因为康熙认为写款后,一旦瓷器打碎了很不吉利。所以,康熙时期的很多瓷器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既写寄托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等等。
康熙本人写得一手非常好的汉字,尤其喜欢董其昌的字,董其昌是当时江南的精神领袖,可以说康熙写董字也是为平息文化冲突。康熙中期,他开始大量书写汉字,如《赤壁赋》、《醉翁亭记》、《圣主得贤臣颂》等,这同样是出于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从而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如今,写有《圣主得贤臣颂》的青花笔筒,已是价值百万。
康熙瓷器的纹饰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所以上面画的所有动物的形态都是生机勃勃的。比如,麒麟从晚明到康熙,其姿态发生了由卧到站的变化。因为康熙时候,整个国家蒸蒸日上,康熙时期的龙纹也是最凶猛、最有力量的。
过渡期的瓷器,在思想上比较自由、解放。以瓷器上画的鸟为例,万历时画的鸟头向前,挥舞翅膀,临终奔命。天启、崇祯时,鸟作自由飞翔状,上下左右翻舞,有点彻底解脱的意味。到顺治时期,鸟作回头状,也有落在枯枝上的,寻到了安家落脚的地方。再到康熙时期,鸟形肥硕,一副养尊处优,贪图安逸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