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月28日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9年全国GDP增幅为8.7%,但地方GDP总量加起来增速比8.7%要高得多,“感觉压力很大”,并为此恳请地方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1月29日《上海证券报》)
□许晓明
事实上,地方GDP之和高出国家核算数据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地方和中央数据差率曾高达19.3%。2009年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7.1%,有15个省份的增速超过10%,各地数据之和高出全国数据接近一成,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约1.4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官员曾分析,主要原因有3点:一是地区之间存在重复统计;二是在核算GDP中,国家与地区使用的基础资料不完全一致;三是外部环境(工作考核)的影响。
地方统计和国家统计差额的根源,显然不是技术缺陷能够解释的,也不太可能是由技术问题引发的。客观来看,地方和国家GDP统计巨大差额的成因有三:地方干部压力大、动力大、胆子大。在以GDP数字论英雄的考核体系下,地方干部始终承受着巨大压力,也受到升迁和荣耀的动力诱惑。同时,GDP“注水”是老问题,却一直没有明确责任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于是就形成了“不注白不注”、“白注谁不注”的恶性循环。
在过度“青睐”GDP成绩的干部考核制度得到改变之前,由国家统一核算省级GDP的措施只能杜绝地方的数字造假,而无法根治地方GDP“注水”的负面效应。显然,干部考核制度到了必须告别“以数字论英雄”的时候了。